近日媒体调查发现有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有“公知”称,这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离子若被人体长期吸收,会引起黏膜发炎、溃疡、皮肤过敏、皮肤湿疹、鼻中隔溃疡、喘息性气管炎等,并有致癌作用。消息传出,一片恐慌,有人担心吃到“毒胶囊”,吓得不敢吃胶囊药物,甚至把胶囊中的药物倒出来吃导致食管灼伤。也有药监专家辟谣说,“一天吃六个胶囊没事”,其理由是:“现在查出来铬超标最多的是90倍,也就是说每公斤含有180毫克的铬。平均到每个胶囊上也就1微克,一天吃6个胶囊,就等于吃了6微克的铬。这个含量是很低的。大家都知道善存片吗?我已经吃了二三十年了。其实,每片善存里就有50微克的铬。”
一方把铬超标说得很可怕,犹如毒药,一方却说铬超标没事,他每天都要吃点铬呢。我们应该听谁的?
首先需要说一下,那位药监专家算错了每个胶囊上的铬含量。胶囊有大有小,大的胶囊一个大约重100毫克,铬超标最多的胶囊每千克含有180毫克的铬,平均到每个胶囊上应该有18微克的铬,而不是1微克。我们下面就把这种胶囊当成“问题胶囊”的代表(其实其他“问题胶囊”的铬含量要低得多)。
那位药监专家说他吃的每片善存片(复合维生素片)里含50微克的铬,这并不是杂质,而是有意添加的,因为铬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让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多就含有铬,例如每100克蛋黄的铬含量高达180微克。只不过食物中的铬是三价铬,很难被吸收,人体只能吸收2%,其余的都随着粪便排出去。三价铬毒性很低,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口服摄入量要达到每千克体重1.5~3.3毫克才能引起中毒。
人们比较担心的是六价铬,它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皮肤接触到它,或通过呼吸吸入它,就有可能对身体组织造成伤害。“公知”列举的六价铬的危害,这个炎那个溃疡的,其实基本指的就是工人因为皮肤接触或吸入六价铬盐引起的疾病,与“毒胶囊”没有关系。
口服六价铬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呢?也会。由于六价铬的强氧化性,它能损伤血液细胞、肝脏和肾脏,但是这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行。口服六价铬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是每千克体重50~150微克,也就是说,对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来说,要口服3~9毫克的六价铬才行。我们姑且把“问题胶囊”中的铬全算成六价铬(其实也有三价铬,检测时未做区分),这相当于一次吃下167~500个“问题胶囊”,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比较小的剂量,但是长期服用,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慢性损伤,例如导致癌症。长期吸入六价铬能够导致呼吸系统的癌症,这是已被证实的,所以六价铬被归为致癌物。但是我们关心的是,口服六价铬能不能致癌?动物试验证明口服六价铬能诱发口腔和小肠的肿瘤,但是六价铬浓度要非常高,高达每升180毫克。人又是如何呢?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辽宁省锦州附近的农村由于采矿,地下水受到六价铬的严重污染,水中六价铬含量高达每升20毫克。对那里的居民的调查表明,胃癌、肺癌以及总癌症的发病率都比较高。但是更新的调查表明,那里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附近未受污染地区高。所以对这个问题并无定论。
即使六价铬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损伤,那也必须达到一定剂量才行。这个剂量是多少,目前并不清楚。饮用水中也会含有铬(有六价也有三价的),世界卫生组织的限量是每升50微克,美国环保署的限量是每升100微克,每天饮用每升1毫克铬的水达10天也不会对儿童健康有影响,相当于一天吃56个“问题胶囊”。没有超过这个限量,是相当安全的,超过了,也未必就不安全,因为在制定限量时都是加了保险系数的(100倍甚至更高)。事实上,六价铬在胃酸环境下大部分都被还原成了三价铬,因此也有人认为完全不必担心环境中的六价铬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以那位药监专家虽然算错了每个胶囊里铬的含量,但他说“一天吃六个胶囊没事”并没错。一天吃六个“问题胶囊”最多摄入108微克铬,也就相当于喝了1升符合美国标准的水。当然,这并不是在为那些药厂开脱,他们使用工业明胶做药用胶囊,是违法的,应该受到惩处。我只不过说,不必因为胶囊有可能铬超标就吓得不敢吃胶囊药物了。即使你很不幸地吃到问题最大的“问题胶囊”,它所含的铬也不足以对身体造成损伤。它是不是还含有别的有害物质,未见报道,无法讨论。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胶囊铬超标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中国药典要规定2mg/kg的限量值?因为中国药典的制定者意料到在中国工业明胶是有可能用于制造胶囊的,检测这个限量的目的是为了能发现这种违法做法,而不是一个安全限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