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卷一(2-1)


第一章 1940年5月交战双方的计划及力量对比
亨利·米歇尔 [法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1968
第二次世界大战卷一(2-1)
    一、希特勒的观点 
  关于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看法,我们是了解的,因为他曾向他手下的将军们以及墨索里尼透露过。他从未企图菲薄他的个人作用,却直言不讳地把它说成是,“用不着去故作谦虚,我这个角色是无人所能代替的”。他“充分意识到他秉赋的才智以及当机立断的本领,他认为这是除他之外,旁处再也找不到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取得他那样的成就。他曾把德国人引到登峰造极的境地”。这番话说完之后,希特勒就对局势作了精确的分析,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当前的时机对德国发动攻势特别有利。“一两年之内”还用不着担心苏联那边会有什么动静。“只要领袖在世一天”,意大利的支持总是靠得住的。英国军队由于其羸弱无力,以致成为一支“象征性的兵力”。德军在人员、防空设施、飞机、装甲部队、反坦克炮、大炮以及“兵员的素质”方面,都优于法军,这是无可争议的。希特勒向墨索里尼透露过,“鼓舞士兵的斗志可比鼓舞将军们的斗志来得容易。” 
  尽管力量的对比暂时对德国有利,然而情况也许不会老是如此。令希特勒放心不下的倒不是法国,而是“英国——这个顽强的敌人不断在增长着的力量”。因此,必须马上发动进攻,记住“战争一向总是以全部消灭对方而告结束的”。希特勒狂妄地亲自发表声明,说要是由他来选择“胜利或是毁灭的话,他要的是胜利”。这个决定一旦做出,进攻的方向就可以从地图上看出。既然德国的弱点在鲁尔,就得倾全力不让法军和英军接近那个地区。为此,就需要在比利时和荷兰先发制人。当德国战胜时,谁也不会再去计较破坏比荷中立的问题了。希特勒在结束这番特别飞扬跋扈的独白时,就把德国的命运牢牢地“交给上帝了”! 
  无论是墨索里尼还是德国参谋部人员,对希特勒的论断都不是完全信服的——希特勒曾把他对局势的一些疑虑,尤其是对派给德国空军的臆想中的重要作用所抱的疑虑,告诉过墨索里尼,但却没向他手下的将军们谈过。尽管如此,德国西线三个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冯·李勃、冯·龙德施泰特以及冯·包克对法英两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顽强战斗记忆犹新,故对上述计划表示了保留——但不是对希特勒,而是对冯·布劳希奇表示的。冯·李勃的估计尤为悲观:“要想把英法军事力量击溃到足以令他们屈膝乞和,那是不可能的。”看来他们并没把这些保留意见直接汇报给希特勒。冯·布劳希奇一度曾怯生生地试图让他了解一下他们这种看法的要点,可是当希特勒疾言厉色地表示不喜欢有人同他唱反调时,他就缩回去了。德国将军们是唯元首之命是听的。 
    二、德国作战计划 
  究竟如何入侵比荷的问题还有待确定。由最高统帅部起草的第一作战方案,大致又回到1914年的施利芬方案上去了。战斗主要由德军右翼冯·包克指挥下的B集团军群担任。在突破阿尔贝运河沿岸比利时军的抵抗之后,四十三个师(其中九个是装甲师,三个是摩托化师)就一鼓作作气朝索姆河挺进。限定的目标是尽量消灭敌人的兵力,以便为对英作战确保宽大的基地,并为鲁尔提供更坚固的防御,但是德国将军们从来也不曾认为有可能经过一次战役就把整个法国军队消灭光。正如李勃将军所论述的,法国不是波兰;而且,即便在波兰,尽管德国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暴露出德国部队在指挥及训练方面一些令人放心不下的弱点。 
  作战计划刚刚草拟出来,立即遭到多方抨击。有的说,法国人不会容许自己再一次上施利芬方案的当了;有的指出,比利时军队较1914年要强大了。当希特勒亲自在地图上研究这一作战方案时,对B集团军群在列日以北所需要克服的大量天然障碍,他也深为吃惊。他的结论是,只有从列日以北及以南两侧突破,然后才好根据战局的发展,确定主攻方向。 
  经这么一修改,就开辟了种种新的途径。例如,希特勒向约德尔将军建议,作为牵制性行动,何不往色当方向派一支装甲部队?在龙德施泰特的参谋长冯·曼施坦因那富于创造性的头脑里,元首这一本来是作为牵制性的行动,却变成了庞大的全面计划。从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冯·曼施坦因在一系列备忘录中指出:法国阵地的弱点位于马奇诺防线的西北端,即马奇诺工事与盟军机动地段的接合点。进攻部队的大部分兵力应直奔这个方向。这就意味着把冯·包克的装甲及摩托化部队拨给位于中线的冯·龙德施泰特的A集团军群。重岩峻岭,树木丛生的阿登山脉遍是狭谷,路窄而逶迤,并有一些桥梁,当然是颇不易攻的天险。然而,倘若出击的机械化部队能设法突破的话,通往巴黎的路就畅行无阻了;要不就挥军西下,直驱英吉利海峡,一举使英法两军的精锐成为瓮中之鳖。这回再也不会出现马恩河奇迹 [ 译者注:马恩河位于法国东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拟由此强渡,挺进巴黎。1914年9月初,两军鏖战三天,德军惨败。 ] 了。 
  如果不是因天气恶劣迫使希特勒几次推迟进攻的话,由于时间仓促,曼施坦因这个大胆的计划本来是难以实现的。原来一马当先而今却退居次位的冯·包克,曾徒然地一再提出异议。哈尔德将军相冯·布劳希奇将军渐渐地同意了上述计划。同时,德军实力的不断增长也减少了冯·曼施坦因提出的那个作战计划可能冒的风险。希特勒终于采纳了这项计划——他对该计划本能地感到浓厚兴趣。希特勒在1940年2月18日发出的指令中,即按照这一作战目标,布置了各大部队的任务。C集团军群(冯·李勃)及B集团军群(冯·包克)的任务仅限于固守及破坏,进攻时的突破及包围任务则交给了A集团军群(冯·龙德施泰特)。他必须“尽快在第朗与色当之间抢渡马斯河”,然后“倾全力进逼索姆河口”。3月7日,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但由于挪威方面的战事,只得拖到5月10日才发动攻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致德国人制定那个使他们取得了胜利的计划的总出发点。一切行动都是以迅速获取军事方面的成功为依归,军队的需要大大压倒政治方面的考虑。这个作战计划是长时期准备和多方配合的产物。尽管这是冯·曼施坦因最早想出的主意,然而在重视其价值并确保其获致通过方面,是应归功于希特勒的。但是后来把该项计划的千头万绪安排得臻于完善的,却仰赖于参谋部惊人的才能,其中以布劳希奇和哈尔德为主要伙伴。象这样分担任务的一个结果是:从那以后,元首就以天才战略家自居了。这一点的不幸后果要到日后才显示出来。
  盟军对敌人的这一作战计划事先毫无察觉。法国的情报机构当然侦察出敌人的部队在自北南向地调动,以及在莱茵河中部地区进行架桥活动,这种种迹象都不象是施利芬方案的重演。然而,此项报告却淹没在导致完全不同结论的其他情报之中。法国情报机构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促使法军参谋部变更其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德军司令部则不难通过窃听法军的通讯联络及破译其电文,以辨以法军番号并确定其驻守地点,因为法军参谋部未加警惕,一切通讯全倚靠无线电。 
    三、盟军的计划 
  盟军的作战计划是在1940年3月12日才最后确定下来的。从理论上说,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过了。法军如何前进,要取决于比荷两国是一起还是单独地受到袭击。另一个不定的因素是,看敌人入侵比利时的速度如何。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盟军不会呆在阵地上静候敌人来进攻。与其说是从军事方面,毋宁说是从心理方面来考虑,他们将开出境外去同敌人交战,这样,就可以把退却中的比利时军队吸收进来。这一计划是由政府作出决定并着令总司令部去执行的,这一点倒无关紧要,因为总司令甘末林将军及东北线的总指挥官乔治将军都已表示同意(后者在同意此项计划时是有些迟疑的),而且并没怎么讨论就着手准备了。然而这个计划在设想上——尤其在执行时,都是充满了风险的。 
  事实上,这一计划是在这样一种大致的估计下接受下来的,即比荷很可能同时被侵,英军及法国第九、第一集团军立即开往假定由比利时军队构筑工事的地带——从安特卫普至马斯河,中间经过戴尔河及日昂布鲁隘口。左翼的第七集团军开得更远,一直开到布雷达和泽兰,甚至蒂尔堡,以便为设想中的法-比-荷防线提供最后联络的环节。可是该军得走一百五十英里才能到达,比距同一目的地只有六十五英里的德军要远得多。因此,这场竞赛还在开始之前,胜利谁属看来就已很明显了。 
  这次进军所涉及的调动,事先当然都经过仔细的分析,行军路线的一切细节也都在纸面上设计出来,然而成败却取决于并未充分估计到的因素以及难以预见到的处境。首先,对于比利时的作战计划——他们的部队、时间表以及行军路线就一无所知。尤其是,作战的阶段最为重要,因为战局如何全系于比利时人能沿阿尔贝运河把敌人牵制多久,他们能撤回多少部队以及撤下的部队战斗力怎样。无论如何,把比荷军队并入盟军联合作战,这只能是个权宜之计。最后,盟军几乎毫未深究地就冒着风险把其精锐部队派到比利时平原上去——那里的地形是不熟悉的和没有经过很好布置的——并且假定将在那里与德军决一死战,而在冯·曼施坦因方案的设想中,那只不过是个次要战场而已。盟军将如一株自己拔松了根的树,以便让狂风更容易把它刮倒。他们将直奔敌人的阵地,好更快地遭到包围。无论如何,由一支原来只从防御着眼而装备的军队去发动攻势,那起码也是孤注一掷。盟军手上是否拥有足供调遣的(或者他们以为足供调遣的)并可望取胜的兵力呢? 
    四、德军的兵力 
  为了对双方的力量进行切实的比较,我们就不但要考虑双方的总兵力,并且也要考虑他们是如何部署以及是打算怎样使用的。 
   5月10日,德国动员了五百万人,其中三百五十万人已处于备战状态。他们拥有一百五十七个第一线的师,包括十二个装甲师、七个摩托化师及三个党卫队师(其中一个是摩托化师)。在这一百五十七十师内还包括两个不完全的装甲师,是用在波兰缴获的武器装备起来的,另外还有三十七个步兵师在占领区担任警备、攻打挪威或进行训练。当时在苏联边境上只有十个师,大部分是预备队;由这一事实可以窥见德苏条约的重要意义,以及德国人对他们的俄国伙伴所寄予的信任。 
  因此,德国大部分兵力都集中于西线。5月10日的形势是:这儿有一百一十四个师(后来增至一百三十七个师),其中包括十个装甲师、六个摩托化师及四十六个正规师。这远不是一支完全摩托化了的军队。它只有十二万辆卡车,而据哈尔德将军说,每月只能补充一千辆。一般认为,此外他们还需要十八万匹马。德国参谋部根据上述事实得出结论,认为每一战役之后,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休整——自然,如果装甲及摩托化部队可以靠自身的力量取得进展,则又当别论。 
  元首作为德军总司令,是最高统帅,由德军最高统帅部协助。该部由三军参谋部联合组成,以凯特尔将军为参谋长,约德尔将军副之。地面部队由冯·布劳希奇将军指挥,哈尔德将军任这个陆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 
  在西线,有三个集团军群司令部。南部,在洛林、阿尔萨斯及瑞士北部对面驻守在齐格菲防线里的,是由冯·李勃将军指挥的C集团军群,只有二十个步兵师。北边,临荷兰及比利时北部的,是冯·包克将军指挥的B集团军群,共约二十个步兵师和三个装甲师。 
  进攻部队的主力就这样集中在中部,即龙德施泰特将军率领下的A集团军群。他指挥大约五十个步兵师,而最重要的是,有七个装甲师和三个摩托化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朝色当方向突破的任务正是交给他去执行的。事先已经安排好,一俟战斗展开,还会派来其他强劲部队归他指挥。 
    五、盟军的兵力 
  法国动员了五百七十万人,其中五百一十万是法国人。1939年至1940年间,一百四十万人被派去担任“特殊任务”(保留性职业)。陆军及炮兵吸收了二百七十万人,另外还有大约十万名外籍士兵,即处于萌芽状态的波兰军及捷克军。这些部队中,有二百二十四万人在西北战线上进行防御。已经尽一切努力来避免兵力的分散。七个师扼守阿尔卑斯山,八个师驻守北非,三个师在近东,另外三个师还在纳尔维克战斗。这样,就剩下九十四个师,加上十个英国师,集中与德军作战。 
  在纸面上,德军在人数方面仅仅略强于盟军;倘若把二十二个比利时师及九个荷兰师加在法英方面,德军在人数上甚至还处于劣势呢。然而盟军方面令人担心的差距是昭然若揭的:三个法国装甲师(第四个还在编制过程中)对十个德国装甲师。另一个悬殊之处是,他们以三十五个正规师对四十六个德国正规师。 
  法国步兵的武器是优良的,然而有些部队的装备并不齐全。炮兵用的炮弹,其重量不足以击毁敌方的混凝土防御工事。防空设施有一半已陈旧了。至于运输,主要靠征用来的民用车辆,类型参差不齐,而数量更是供不应求。马匹仍是主要的运转工具。有些大部队人员不满额,这是出于缺乏现代化装备,使训练停顿下来。最后,编号B的部队是由征募来的年纪较大的新兵组成的,与1914年的“本土防卫”师颇为类似,简而言之,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以及由于它而赢得的这段时间,还不足以弥补法军所存在的根本缺陷。 
   1940年5月,英国仅仅动员了一百五十万人。法英两国在努力备战方面的差别是显著的。英国远征军当然无法填补法军之不足。这些士兵未受过充分的训练——有些部队是开到前线后才受完训。他们的装备既不齐全,也不充足;既缺乏防空及反坦克武器,又短少摩托化及装甲部队——统共只有两个坦克营。除了一个正在编制的装甲师,英国几乎把他们所有的军官及装备全派到法国去了,难怪英国政府特别关心其远征军,因为那是他们仅有的兵力。 
  盟军是怎样指挥的呢?连法军也没有一位全军最高统帅。甘末林将军指挥地面部队。此外,作为国防参谋部的主管人,他的职责仅限于在三军参谋部之间进行协调。达尔朗海军上将指挥的海军及维耶曼将军指挥的空军实际上是各自为政的。联合作战是依靠三个总司令分散在各地的指挥哨所之间定期而迟缓的联络来制定的。总司令甘末林将军负责四个作战区,尽管事实上真正关系重大的只有东北战区。他派乔治将军指挥该区,并相应地配备了参谋人员。然而,乔治将军所倚靠的后勤部队并不归他指挥,却隶属于甘末林总司令部的参谋长,其结果是职权分散,责任不明,混乱不堪。 
  同此,不同于德军,盟军并没有真正把权威、职责、清醒的头脑与迅速的行动相结合的统一指挥,此外,盟军既然是坐等德军进攻,他们只好把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势都估计进去,从而冒着风险把大量部队拴在战略上次要的地带,使主要作战区的兵力变得稀薄了——只有等敌人发动攻势后,才好清楚地判明哪个是主要的战区。因此,五十九个师是集中部署在瑞士对面,沿着莱茵河,而且是在马奇诺防线后面。这样,由贝松将军指挥的第三集团军群以及由普雷特拉将军指挥的第二集团军群的任务就纯粹局限于防御,打算待战局展开后,再部分地进行调动。 
  第一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向比利时进军,它由比约特将军指挥,包括了所有强劲而快速的盟军部队,即五个骑兵师中的四个,三个轻机械师以及三个装甲师中的一个。然而他手下的总兵力也不过四十一个师而已,其中十五个是正规师——实际上,比驻守在马奇诺防线后边的部队要少。这支兵力远远不是德军拟用于突破的进攻兵力的对手。 
  至于德国人打算施加压力的色当这个枢纽点,防御是一塌糊涂的。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延伸到离蒙梅迪还差一段距离,再过去就是由有刺铁丝围起的轻型混凝体掩体以及反坦克战壕所组成的警戒阵地。在这行将成为关键的地段,法军的兵力部署得格外糟糕,因为法国军事领导人一直把阿登山脉视为敌人无法攻克的天险,所以亨茨格将军派了三个师,其中一个是正规师,驻守在工事修得比较坚固的蒙梅迪;然而只派了一个师到色当,而且还是B级预备师,该师反坦克装备也不足。这一地段的工事其实是很差的,掩体都是在冬季的几个月中仓仓促促修起来的,往往连门或射击口也没有。 
  自然,战事一旦打响了,从理论上说,盟军指挥部在紧急时刻或为了支援战略上的大规模前进,总可以调动预备队去堵塞任何缺口。事实上,有二十五个步兵师(其中四个还在编制中)和两个装甲师作为预备队散驻在从雷代尔到萨韦尔恩和贝桑松这一广大地区。原来的计划是哪个地段遭受威胁,就把它们调去增援——然而只靠铁路运输。事先的估计是:把部队集结成师的规模用火车运往增援地点,下车后整理队形,开赴前线,共需要四天的时间。这种估计岂不是把敌人装甲及摩托化部队前进的迅速,以及德国空军对法军后方运输交通将造成的破坏完全置诸度外了吗?换个说法,交战双方各自所拥有的坦克及飞机对比究竟如何呢?为了抵抗那种起到攻城棰作用的德国装甲师(他们在波兰战役中所取得的成功,说明他们并不是什么头脑中臆造出来的奇兵,而是一部可畏的战争机器),法军指挥部作了怎样的准备呢? 
    六、装甲车辆 
  关于装甲车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法,法国曾进行过热烈的争论。就车辆总数而言,法德专家现在的估计大致一样了,双方在数量上相差无几。法英两国可以功用两千二百八十辆现代化装甲车,德国可动用的为两千八百辆。但事实上,德军在比利时这主要战场可以投入两千六百辆坦克及七百二十门自动推进机关炮,来对付盟军的区区一千五百二十辆坦克和七百五十门自动推进机关炮。 
  在第朗与色当之间,双方力量悬殊到零对全部,因为法军没有装甲车辆来对付冯·龙德施泰特的七个装甲师。
  双方坦克的质量也大致相同,各自都是新式老式兼用。德军有四种标准类型:马克Ⅰ型及马克Ⅱ型比法国的轻坦克跑得快,然而在重量、火力及装甲厚度方面则居劣势。1940年2月18日,在一次由元首召集的会议上,德军将领一致认为,这种装甲只宜用于对付士气低落的敌军。德军的马克Ⅲ型与法军的D式中型坦克大致差不多,然而法军的索姆河式坦克虽然在火力上逊于德军的马克Ⅳ式,可是速度高于后者,射程也较远。最后,法军还有B型作战坦克,装甲板厚而火力也强,德军没有真正比得上的。 
  因此,双方所能功用的装甲车辆在数目及质量方面是不相上下的,只不过他们的战斗序列不同。但是另一方面——而这是关键的一点;双方对使用装甲车的概念却大相径庭。德国人把他们的装甲师当作剑来使用,强劲锐利,用以把敌方阵线割得七零八落,从而将战术上的成功变为战略上的胜利。所以它在行动上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他部队都要从属于它。为了完成一项突破任务,由几个装甲师组成一个装甲军,集中攻打一道狭窄的战线。支援它们的是若干摩托化师,并都配备了固守重要阵地所需要的军需物资,以等待步兵的到来。这在波兰战役中就已充分表现出来了。 
  然而,法军参谋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所蒙蔽,并未能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现代战争,甚至在波兰战败后应吸取的教训已昭然若揭时,他们也仍未转过弯子来。去追究和衡量个人对这个问题所应负的责任是没有意义的。贝当和魏刚凭着他们那巨大的威望,带了路;然而甘末林、乔治或其他任何人也不应就那么乖乖地跟着走。何况甘末林在1935年就曾对弗朗索瓦-蓬塞说过,“装甲师用起来十分笨重。他们也许能突破我们的防线,可是我们可以马上从后面把突破口弥合起来,然后用预备队把他们击溃。我们的路子更为明智。我们将把坦克作为步兵前进时的辅助力量来使用。”他又说,“什么时候我们要编制装甲师,总能把坦克集结起来,形成战斗单位。”自那以后,甘末林的看法改变不大。 
  因此,法军总司令跟他的同僚们一样,也是生活在现代以外的时代里,而现代是机器与速度的时代,不论在进军比利时还是在预备队的调动或装甲军编制问题上,他总认为可以从容不迫地去进行。更有甚者,他不理解坦克战术的复杂性,甚至连这种战术的真正性质也不理解。 
  事实上,法国的装甲师在概念上是作为防御武器看待的,认为它是一种笨重的工具,可以用它去干掉已陷于劣势的任何敌人,或堵塞缺口,要不就是可以用它打个局部性的、对整个战局无足轻重的小胜仗,但是真正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只能由步兵去夺取。因此,装甲师是用来配合步兵的,只能在集团军的体制内,在限定的地形上使用它。它没有足以使之建立战功的侦察手段,以及防空或反坦克的防御设备。在法军总司令部的作战训令中,夺取战果的任务只能由拥有自动推进机关炮及轻型坦克的轻骑师去担任。所以装甲师从它诞生之日起,在概念上就使它无法发挥效能;况且,它本身也没有这样做的准备。 
  在议会调查委员会上,这种缺乏准备的情况一再遭到痛斥。迪菲厄将军坚持说,上级对装甲师在作战中所应起的作用一直没有适当的指示,也没有对装甲师的运输工具及其用途做出很好的安排。车辆都是用来自各地的部件装配起来的,在组合问题上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它们是由毫无防御的油罐车来加油的——在战场上,这种车是无法“贴近坦克”的。反坦克炮挂在老式牵引车后面,跑得比坦克慢。坦克里的电池一用光,无线电联系立即中断;结果,这个装甲部队的司令很快就发现没法指挥了。 
  因此,在坦克战中,法军是以1914-1918年的人和概念在与具有1940年头脑的对手作战。那么空中的局势又如何呢? 
    七、空军 
  在这方面,双方力量悬殊本身就是灾难性的。法国人曾希望到1940年5月能拥有一千五百架作战飞机,其中一千三百架是现代化的。然而他们仅仅有一千多架,其中六百架为战斗机,约一百架为轰炸机。自然,这些飞机有的是根据极为优良的样机制造的——尤其战斗机是如此。然而数量上的不足实在太怵目惊心了。英国本来可以大大弥补一下这种缺点,因为它实际上拥有一千五百架飞机,大部分是现代化的,可是驻在法国的只有三百五十架。英国政府及英军司令部既已将其地面部队全部派往欧陆,就打算把空军的大部分保留下来,作为保卫本国之用。法国理解这一点,对这种安排并无异议。 
  在另一方,德国空军则可出动四千多架作战斗机,其中三千六百多架即用在东北战线上,计轰炸机一千五百架,战斗机一千架,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三百四十架。 
  双方潜在的及现有的力量是如此之悬殊,而双方对于怎样使用各自的力量的看法又是如此之不同。德国空军编成大部队——大机群和空军师,其中,一部分是完全独立作战的,它们的任务是,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侦察并轰炸敌人领土上的目标。但是战术空军则归全军总司令统一部署,以使陆空两军得以相互紧密配合。这样,由于空中侦察所提供的战术上的以及其他方面的情报,装甲部队就可以迅速得到战斗机或俯冲轰炸机的支援。另一方面,德军将其极为强大的高射炮部队一直调到前沿,就可以在正进行坦克战或需要扼守的战略要点上,迅速建立起防御网。可是这样来使用德国空军,也要冒极大的风险。根据闪击战的概念,为了迅速取胜,德国空军是在他们对制空权尚无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就投入对地面目标的攻势的。 
  从表面上看,法国空军的战斗序列似乎与德国空军没有多大差别。一部分是在空军总司令的命令下留作预备队.另一部分则拨给各战区,每一单位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然而由于德国空军所拥有的显著优势,法国空军司令首先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力量消耗得太快,因此,对白昼轰炸是严加限制的。另一方面,驻在法国的英国空军虽然保持其自主地位,与法国空军配合得还是紧密的。尽管如此,英国空军的大半力量仍留驻英国本土,归皇家空军指挥。要它来支援,需时更久,而加油也更困难。因此,皇家空军的作战效果来得要小,而且是间歇性的。最重要的是,在战斗过程中,飞机有时需要集中使用,而把飞机拨给各集团军,就难以做到这种集中。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指挥地面部队的将军们最渴望的莫如紧紧抓住派给他们的空军。最后一点是,装甲师与空军之间既没有相互配合的理论,也没有这样做的实际手段。 
  问题是德军可不可能在1940年5月战败?哈尔德将军指出过某些可虑的因素:1940年4月,德国仅仅制造了五十辆现代化坦克,而整个1940年,本来要求把六百八十万吨钢拨给军用,实际上仅仅拨去三百六十万吨。1939年圣诞节时,元首大大开恩,赏给每个德国妇女一双长袜,每个德国男人一条领带。德国的经济前景是黯淡的。 
  但是,当时德国却拥有一部在统一指挥下的战争机器,装备新式,并且组织得足以确保各军种之间的协同作战。这部机器可以发动一次猛烈的攻势,事先对所冒的风险及其实效都做了缜密的估计,而对方在人员、坦克——尤其飞机方面,却都处于劣势。对方是由讲三种语言的四个国家 [ 译者注:指法、英、比、荷;其中比利时人大约有一半讲法语。 ] 联合而成的。各国军队之间的联络工作,只得在战场上临时做出安排。德军的优势在于掌握了主动权和进行突然袭击;而法军则须离开自己的设防工事去迎击敌人。在这种情势下,这场冲突实际上就是大铁锤对小针的冲突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