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国与俄国之间的破裂
亨利·米歇尔 [法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1968
德苏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给历史学家们提出问题最多的一章。这并不是由于缺乏史料,这方面的史料汗牛充栋。在德国方面,最重要的文件都已公开了;但是在德军将领战后写的回忆录中,都倾向于把他们自己同他们的元首分开,而把德国所犯的一切罪恶全推到他一人身上。苏联方面也有大量的出版物,但是它们相互重复;政府的更迭也使得编写历史的官方观点做了修改,可是这并没有使作者们评价历史的能力变得犀利,也没有使他们有更充分发挥的余地。意见的分歧和缺点,往往被对苏联人民、政府和共产党没完没了的颂扬所掩饰,这些颂扬又是用现成的宣传口号表达出来的,与此同时,还有对“西方”出版的著作一贯的猜忌和诋毁,这些著作的作者被他们当作苏联的敌人,并被说成是“历史的伪造者”。苏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家,尽管常常写得威武雄壮或娓娓动听,但对有些问题却须严格加以避讳,例如,关于德苏条约的动机和履行状况。因此,就存在着恼人的空白和漏洞。
假使我们根据哈尔德将军和瓦尔利蒙将军的日记来探索希特勒对苏态度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看出他在意图上表现了一种极不寻常的全神贯注。一切都是于1940年7月21日开始的,这一天,希特勒命令德国陆军首脑冯·布劳希奇为进攻苏联作好准备。那时,不列颠之战还刚开始,试图在英吉利海峡对岸登陆的命令业已发出,而希特勒刚刚决定了削减步兵师的数目。这是个令人迷惑不解的决定(倘若有过这样一种决定的话),E.鲍尔把它归诸为一阵“心血来潮”。尽管如此,从那以后,希特勒的决心就完全合乎逻辑地显露出来了。7月29日,在统帅部开会期间,进攻的日期已确定在1941年春季。这将是另一次的闪击战。草拟最初阶段进攻计划的任务交给了马克斯将军,他是驻扎在靠近苏联的第十八集团军军长。第二天,哈尔德也亲自着手此事。
德国的军界领导人似乎没有认真地表示任何反对意见。雷德尔海军上将表示担心拟议中的军事行动可能因削减潜艇建造计划而不利于潜艇战。戈林元帅有点怕在德国空军忙于东线之际,可能予英国轰炸机以偷袭德国领土的某种可乘之机。提出这些意见的唯一目的,在于事先指出遭到失败的可能性,以防事后承当罪责。但是真正负责行动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却没有提出任何带有根本性的反对意见,他们只限于要求得到他们极为仓卒地奉命去完成的这一巨大任务所必需的条件。
8月9日,负责此次军事行动的瓦尔利蒙将军,拟出了有关战役最初阶段的指令。计划命名为“重建东方”。他的目标是为这次进攻作好必需的各项准备工作:公路、铁道、桥梁、医院、装备贮存、给养,等等。
8月26月,希特勒开始把步兵师和炮兵师调到东线,理由(大概是一个借口)是要去保护并无危险的罗马尼亚油田。约德尔将军在关于将要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指示中,坚决要求对这一行动保密。他说,“我们决不能给俄国人以我们正在备战的印象。”
总参谋部有决定意义的会议是在12月5日举行的。希特勒批准了由冯·布劳希奇和哈尔德呈送给他的计划,这是由保卢斯起草的。他踌躇满志地宣称,“他是不会犯拿破仑那样的错误的”。12月18日最后决定以“巴巴罗沙”作为这一巨大军事行动的代号。同一天,希特勒发布他的“第二十一号命令”,确定在5月15日开始行动。巴尔干战役迫使他推迟到6月21日——象拿破仑一样,希特勒对莫斯科下手也比他所希望的要迟。
这样,从1940年夏季起,希特勒的整个思路,因而也就是德国整个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活动,都环绕一个主要的(即使不是唯一的)目标:保证在这场对苏联的决定性战斗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非洲军团”在南斯拉夫和希腊进行的军事行动只不过是次要的,而且多少带有迫于形势不得不勉强进行下去的味道。
希特勒的决定也许是德苏关系恶化的结果。德苏的那个条约肯定没有执行得完全如他所愿。俄国人对芬兰有点不怀好意,并且在开采佩萨莫 [ 译者注:即苏联的佩钦加,1920年割让给芬兰,1944年又归回苏联。 ] 的镍矿方面同德国有分歧。双方都抱怨对方在商业换货方面有所拖延。
希特勒对苏联出乎意料地兼并布科维纳大为恼火,而莫洛托夫则抱怨说,“维也纳的仲裁” [ 译者注:指1940年8月30日德国和意大利片面举行的所谓第二次维也纳仲裁,把原系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强行划给霍尔蒂统治下的匈牙利。 ] 对中欧作了有损于罗马尼亚的重新划分,没有人曾就这件事同苏联进行过磋商,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有打。
1940年9月2日,苏联还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签订三国公约表示关切。尽管它是直接针对美国和英国的,但它是否可能包含某些针对苏联的秘密条款呢?它在实际上是否复活了反共产国际的公约呢?不过在这方面,由于苏联甚至被邀请参加,因此公约上对它作了一切可能的再保证;而且在公约对世界所作的巨大瓜分安排中,甚至还把波斯湾和印度这一广大地区划作苏联应得到的一份。
1940年11月12日,莫洛托夫去柏林讨论这些宏大的前景。他对亚洲广大空间展现出的诱惑力,反应是非常现实的。他只提到芬兰,认为那是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还有保加利亚,他认为应象德国给予罗马尼亚的保证那样,苏联对保加利亚也作出保证,以强调它对保加利亚的支配作用;关于达达尼尔海峡的蒙特勒公约,苏联要求做出有利于它的修改,象莫洛托夫所说的那样,“不仅仅是在纸面上”。莫洛托夫还提到瑞典的中立地位,丹麦海峡和日本——由于荷兰的失败,印度尼西亚已落入日本的手中,因此它对中国的兴趣已略有减少。
一句话,双方都各讲各的,对对方所提出的要求则充耳不问。虽然希特勒并没试图说服莫洛托夫,他对这位伙伴渴望弄到手的东西根本不予理睬。德国部队开进保加利亚去攻打希腊,保加利亚还加入三国公约,苏联对这些都没有提出任何抗议。而且,就在苏联与南斯拉夫签订一项友好条约的这一天,德军对南斯拉夫发动了攻击,并在几天之内占领了该地。可是苏联不仅并未试图对“朋友”进行帮助,而且还听任南斯拉夫遭到德国的宰割,一声不吭。南斯拉夫驻莫斯科公使遭到无礼驱逐,因为南斯拉夫已不再存在了。
因此,苏联似乎正在把巴尔干拱手置于德国势力之下。在苏联的举止中找不到足以激怒德国元首来对它宣战的理由。
因此,当戈培尔的宣传机器于6月22日宣布德军的入侵是对苏联侵略的先发制人的预防性措施时,显然,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理由只是为了宣传。可是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斯大林要如此费尽心机地辩解他不曾有过德国人所指控的那种阴险计划呢,除非这也是为了宣传目的。但是,德国元首的真正理由到底是什么?
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尽管希特勒已经把进攻苏联作为一个可能采取的行动步骤进行过审度,可是直到1940年秋,他还未作出任何明确的决定。但战局的发展逐渐迫使他非作出决定不可。他在不列颠之战中的失败,他在组织一个地中海国家联盟方面所遭到的困难,尤其是墨索里尼在希腊采取的自行其是的行动,把“战争图景”从西欧转到了东南欧。英国在希腊的攻势和贝尔格莱德的起义,终于使德国决定选择这个地区来谋取新的胜利,这个地区就是广垠无边的苏联。
要说希特勒是想在莫斯科寻求击败英国的胜利,那似乎不是事实。英国把注入新血液的希望是寄托在美国身上的。当然,苏联是成为第三帝国的伙伴还是受到它的攻击,对于英国来说虽然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然而比起它的事业是受到美国的支持还是为美国所遗弃来,前者对它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英国已从欧洲大陆撤出,而德国又显然无望在英国本土击溃它,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希特勒又回到他所熟悉的梦幻中:同布尔什维主义作战以及征服东方的土地。一时间,打倒英国就退居第二位了。
1941年3月30日,在一次有三军将领们参加的持续两个半小时的会议上,这位元首很自然地操起《我的奋斗》的调子。他说:“共产主义者从来不是而且永远也不会是我们的朋友。即将开始的战斗是一场斩草除根的战争。如果德国不是用这种精神行事,它固然可以把敌人打败,但是今后三十年内他们还会东山再起,与德国为敌。”
几周前,他曾向他最亲近的僚属透露:“俄国的辽阔幅员有无尽的宝藏。德国即使不能占有它,也必须至少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利用它。做到这一点,德国就能够对整个世界提出胜利的挑战。” [ 注:1941年8月26日,在一份给德国驻外使团的通报中,里宾特洛甫明言战胜苏联具有如下的重要性:控制了乌克兰将保证获得一个粮食供应的永久来源,俄国的原料将使德国的战争经济得到很大的改进;在东线的胜利将使德国能够转过来对付它的最后敌人——英国。 ]
与苏联订的条约当然给了第三帝国利用这种财富的机会,但是每次只能得到不多的一点,而且只能根据斯大林所同意的使德国屈辱的条件。从这点来看,法布里是正确的。他写道,德苏条约包含着使它本身毁灭的种子。它使根据1918年条约在德苏之间设置的波兰隔离墙崩溃了,从而使两个敌手又直接接触。两个敌手当时虽然取得暂时的谅解,但并没有克服他们之间根本的敌意。一当他们据有了共同的边界,一种直接的对抗就成为可能的了。
此外,时机的选择对第三帝国似乎是有利的。英国已筋疲力竭,在一个长时间内不大可能开辟一个第二战场;必须抓住时机在东线进行打击,作为波兰战役的继续和扩展。希特勒也毫不怀疑苏联的软弱,因为已经有两件事明白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一是苏联在芬兰的失败,二是在德国入侵巴尔干半岛威胁到它的势力范围时,它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 注:在苏联“非斯大林化”引起的论争中,斯大林下令在红军中进行的“清洗”一事,理所当然地受到极大的重视。这些清洗使得法国总参谋部认为,苏联军队已经分裂,他们并从而为法英不愿同苏联订立一项条约提供了部分解释。另一方面,这些清洗也怂恿了希特勒去攻打一支他认为有“百分之八十掉了脑袋”的部队。他估计,这支军队要两年才能恢复元气。 ] 希特勒要使这次新的胜利完全成为他自己的胜利,所以直到发动攻击的那一天,他才通知墨索里尼;而且这也只是应那位领袖的恳求,同意他关于派遣一支意大利远征军到苏联去的建议才通知他的。因为墨索里尼认为,“意大利不能置身于对苏战争之外”,而且他还答应这支军队决不从非洲战线抽调。
我们现在知道,斯大林事先并不是没有得到警告的。科德尔·赫尔在他的回忆录中告诉我们,美国驻柏林的商务参赞怎样经常在电影院中从一位地位颇高的反纳粹的德国人那里得到情报。正是通过这个途径,德国准备进攻苏联的计划才送到美国的。科德尔·赫尔说:“情报是如此详尽,以致使我起初还不相信。”在1941年初,这个计划就传达给了莫斯科。3月,苏联从同一来源获知更多的情报——包括在德国已经印制了成叠成叠的卢布纸币的迹象。4月19日,丘吉尔警告斯大林说,德军“已在波兰大量集结”。 [ 注:此项情报为萨姆纳·韦尔斯所证实,见《决策时刻》(The Time for Decision)第170-171页,纽约,哈珀·罗出版公司,1945年版。 ] 看来,斯大林认为这一情报是夸大其词,甚至认为是捏造的,以便在苏联与德国之间制造不和。
可是其他更加机密的来源证实了这一情报。《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一书的俄国作者们写道;
从苏联情报人员——其中包括在东京的佐尔格,从边防军、外交使节、苏联的外国朋友——特别是从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甚至德国那里,获得了无可辩驳的情报,证实苏联边境局势岌岌可危。
更为明白无误的是在苏联得到的证据:在1940-41年间,缉获了好几百名德军谍报局的间谍。从审讯中得悉,纳粹在一些德国城市设立了间谍训练中心,受训人员是由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 [ 译者注:指爱沙厄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移民团体提供的。此外,还招募了流亡分子大军,加以训练后组成雏形的民族军和民政府。为这项工作出谋划策的是“地缘政治学会”的“俄国组”。几百万人在俄国边境上集结并没有逃过俄国情报人员的眼睛;4月里已查明德机侵犯苏联领空的事件就达八十起之多,苏联还就此向柏林提过抗议。
显然,所有这些报告被淹没在许多其他不同的和互相矛盾的报告中,它们的重要性可以由于不同的叙述方法而有的被夸大,有的被缩小了。同时,苏联的情报工作首脑,象当时苏联所有的领导人物一样,也陷入“个人崇拜”之中,把讨好斯大林看作重于一切的事;既然斯大林不喜欢听到关于德国要攻打苏联的情报,他也就有理由把有关德国对苏联怀有敌意的情报说成是“不可靠的”。
也许斯大林是决心不让自己被说服。似乎很难相信,这位机警的格鲁吉亚人会就那末绝对信任希特勒,更难使人相信的是他会突如其来地改变同法西斯国家共存的想法,会相信这种共存能持久下去,从而放弃它的世界革命使命。从斯大林做出的某些决定似乎可以看出,他已看穿了希特勒的意图,或者至少对这些意图感到担心。5月7日他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6月,列宁格勒港口关闭。尤其是,1941年4月13日当日本外相松冈从柏林回国途经莫斯科时,苏联同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对这件事给予充分重视,亲赴车站向日本外相道别。这一个罕见的姿态引起了大量的评论,其意义在于一旦在欧洲遭到攻击时,这个条约使苏联能无事于亚洲。
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斯大林预见到了风暴,而且也知道他还没有充分作好应变措施,所以他不想急于破裂而使自己不利。正因为如此,在德军入侵保加利亚之后,苏联外交部于3月20日给它的官员发出通报,要他们警告巴尔干诸国不要太过于受制于德国,而在通报结尾却说,“德苏条约对于成功地达到最迫切的目标——摧毁英联邦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也正因为如此,6月13日苏联政府承认伊拉克的拉希德-阿里政府,塔斯社经由苏联全国各地及各共产党报纸广为播发一项公报,谴责英国官员出于不难推测之目的正在散布关于德苏不和的“谣言”。
不管怎么说,德军的入侵是完全出乎俄国人民意外的,红军也同样感到意外,以至防卫准备不足。看来斯大林本人也感到意外,他以为他即使不能化险为夷,至少也已经争取到一点时间。据迈斯基大使说,他有三天没出克里姆林宫,在那三天里,苏联政府没有领导人,政府成员也得不到指示。人们不能不问:既然斯大林是如此渴望和平,如果希特勒向他下一个最后通牒的话,究竟会出现何等结果呢?他会坚持他的立场到什么程度呢?可是这个时候,尽管希特勒已经明白表示,他单以战争相威胁就可以赢得胜利,但是他对他的将领们却说,“同一个共产党人是不可能达成协议的”。他最后终于开始了这场为了实现他的信仰和灭绝人类的战争。他将以自己的行径证明,保罗·雷诺把他评价为“现代的成吉思汗”是有根据的。
在东方,希特勒的目标实际上是没有止境的。那不仅是个摧毁红军的潜在威胁问题,甚至也不仅是一个获得一块领土——哪怕是很大一块领土的问题。他就是非要消灭苏联不可,把它象波兰那样从欧洲地图上抹掉,把它分裂成许多单独的国家。为了做到这一点,德国军队就得进抵伏尔加河和高加索,从那里再向更遥远的根据地(如乌拉尔地区)发动攻击。一旦赢得了这一全面的胜利,罗马尼亚、波兰“总督辖区”和芬兰的范围就将扩大,这时已可能精确划定边界的“缓冲国”将要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诸国建立。其他地区仍然是一个斯拉夫集团——“穆斯科维”[译者注:十六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形成前的一个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大公国。],要确保它们长期处于不发达的令人放心的状态。
这些目标首光得通过军事胜利来完成,但也要通过一项精心策划的恐怖政策,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德军后方,而且也为了连根摧毁现存的布尔什维克政权的一切成就,并把做出这些成就的犹太人和共产党员斩尽杀绝。这样,一举就会使居民俯首就范,使他们牢固地永远处于被奴役状态。
因此,在关于“巴巴罗沙行动区特别法庭权限”的指示中,命令对老百姓“绝不心慈手软”,凡有反对入侵者嫌疑的一切个人或组织的代表人物均应立即处决。红军中的政治委员和共产党的高级官员一经俘获,立即枪毙,由于苏联不是日内瓦公约的签字国,因此,苏联的俘虏不得享受公约条款规定的待遇,应强迫他们劳动。
在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的一项计划已制订了出来,叫做“绿色档案”,好让德国放手攫取工业、原料、原油和食品。最好的土地将归雅利安移民来进行拓殖,也给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荷兰人留些地盘。
“重建东方”计划有更远的目标。战争过后,德国将以恐怖统治树立起它在东欧的统治——希特勒喜欢作出这种预言,说这种统治将“千年永存”。被征服的人民将只能受到小学教育,限于学会简单的算术,学会写自己的姓名,学会“按照上帝的旨意来服从德国人,做到诚实、勤勉和驯顺”。他们的健康状况只应维持在最低水平,以便不时地通过流行病来控制人口的增长。至于“穆斯科维”那个人类渣滓聚居之所,将供人们参观以作为惩戒性的警告,提醒那些低等居民不要忘记他们的主人是德国人。斯拉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将迁往“穆斯科维”,这可以很好地从乌拉尔山脉以西开始,虽然确切的地点还没有定下来。
这些都是希特勒狂妄而荒谬绝伦的“想法”。戈培尔则以“进行征讨的十字军”和“欧洲总动员来扑灭亚洲布尔什维主义”的叫嚣来加以概括。希姆莱谴责任何对俄国人的照顾都是感情上的变态。这样一来,反对苏联的战争实质上就成为一场意识形态和种族战争。但是打这种仗需要广大的资源,自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德国军队必须取得胜利。
1941年6月22日,沿苏联边境的德国军队集中成为四个作战区:芬兰战线,从佩萨莫直至列宁格勒以北,由迪特尔将军的山地军与曼纳海姆元帅的芬兰军队并肩作战;他们的目标是摩尔曼斯克和控制着列宁格勒的卡累利阿地峡领土。北路集团军群,由冯·李勃元帅指挥,包括三个集团军,其中一个是装甲集团军,目标是列宁格勒。中路集团军群,由冯·包克元帅统率,任务是直扑莫斯科,它也包括三个集团军,但是有两个是装甲集团军。南路,冯·龙德施泰特指挥下的集团军群指向基辅、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和敖德萨;这个集团军群成分比较庞杂,除了包括四个德国集团军(其中之一是装甲集团军)之外,两翼为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分遣部队,德国部队夹在中间,后来还有意大利远征军参加其中。每一集团军群都有一支空军部队支援,海军则在波罗的海上提供支持。
总起来说,德国兵力计有一百五十个步兵师,三十个装甲师,另外还有十五个芬兰师、二十个罗马尼亚师、十个左右的匈牙利师和同等数量的意大利师;非德国师在军官素质、训练和装备上都是低劣的,约六个十个德国师调往守卫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七个师驻扎在巴尔干诸国;两个师正在利比亚作战。很清楚,德国在人力后备上并未耗竭,但是希特勒拒绝哈尔德建立四十个补充师的要求,以免危及军火工业的生产。
在苏联作战的坦克约达四千辆,其中包括二千四百辆重型坦克——德国人相信他们的马克-Ⅳ型坦克优于任何其它类型的坦克。德国空军使用三千架飞机,占其总力量的三分之二,其中有一千架轰炸机和九百架战斗机,事实上,三千架飞机用在一千二百五十到一千九百英里的战线上,每英里平均仅仅合到两架,而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每英里使用飞机的密度达十架。但是德国装备的质量比俄国的优越;大部分苏联战斗机的速度只有纳粹轰炸机那样快。
德军统帅部认识到,波罗的海和黑海之间的大俄罗斯平原,从西到东被阻隔成两个地区,地面部队难以运动。这两个地区就是:基辅与明斯克之间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带,以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伐尔代高原地带。这两个自然障碍使得通往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去的只有三条宽阔的走廊,而这一地理因素已经影响了德军的集结和作战目标。不管怎样,哈尔德将军建议应该以苏联的首都作为主要目标,这是因为他认识到,向列宁格勒和基辅进军,必须跨过许多河流;而莫斯科则是苏联大多数铁路干线的枢纽,铁路则是终年可以使用的唯一运输手段。由于俄国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将集结重兵加以防守,因而就会进行决战,红军也将被摧毁于莫斯科门前。可是希特勒却把攻占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放在和攻占莫斯科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 注:c斯大林格勒只是在1942年后期才成为攻击目标。 ] ,正如德·科塞-布里萨克将军写的,这两个地名“使他着了迷”。他要在这两座“共产主义的圣城”来把“赤色九头妖怪打翻在地”。希特勒要强使他的将领们同意他的意见是并无困难的。
在政治和外交领域,在武器生产和战略方面,希特勒、而且是希特勒一个人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指导着战争。他独自作出决策,只在小小的圈子内零零星星地加以透露;后来由于需要更多的人来贯彻他的决定,所以小圈子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在这些会议上,希特勒当然要听取和试图了解旁人的意见,但压倒一切的是他滔滔不绝的议论,并把他的意见强加于他的同僚,也不管他们同意或不同意。由于他们每个人只知道主子的部分想法,因此他们只得争相用重述他的意旨的方式来表示赞同。将军们除非从技术角度出发有十分严重的反对意见时,一般对元首的决定是最不愿提出认真的批评的。但是即使提出反对意见,那也只涉及到执行方面,而不是在想法或决定的本身。凯特尔写道,“元首曾斩钉截铁地告知约德尔和我,政治不是我们分内的事,……我们并不总是同意他在作战方面的决定,但是我们还是不折不扣地去贯彻执行。”
希特勒在作为战略家方面究竟有多大才能?他确实读过伟大的德国军事理论家——从大弗雷德里克 [ 译者注:指弗雷德里克二世(1712-1786),普鲁士国王。 ] [ 注:腓特烈大帝 ] 和克劳塞维茨到毛奇和冯·泽克特等人的著作。据施佩尔说,“对军队的装备、武器的性能、弹药的不同型号,他比他的参谋长知道的还多。”古德里安常常被元首的非凡记忆力、说服别人的那种才能和他的巨大的意志力所折服。在掌握局势以谋取战略利益方面,他还具有不同寻常的洞察力;并显示出一种惊人的眼力,能够发现最不合常规的和最意想不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认为造就一个军事领导人的素质是才智、韧性和钢铁般的意志,并认为他比他的将领们更具备这些素质。这种自认比别人高明的信念,使他事必躬亲,但是他却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致使他的下属左右为难,并造成混乱。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为他所取得的非凡胜利感到飘飘然了。他简直就相信自己是个天才。他在写给墨索里尼的信中说:“在芸芸众生之上,还有我们这种人类精英的兄弟友谊。”他认为自己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人物,这就使他充满一种狂热的欲望,总是要把事情做得更大和更好,快上加快。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下属的阿谀奉承,这些人吹捧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但他是无师自通的,因此他的思路往往是乱七八糟和混乱不堪的。他以暴发户的傲慢态度,用三言两语的轻蔑武断之词就把他的对手贬得一钱不值;比如他描述英国士兵“懒得宁肯冻死也不愿给自己修个掩体”。他动不动就谩骂和发脾气。不论在谈到“堕落的议会恶棍”或美国的“生产是世界上最大的骗局”时,他马上就信口雌黄起来。他往往感情用事,而且还迷信。他劝墨索里尼不要在6月7日参战,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 [ 译者注:有些迷信的西方人认为星期五不吉利,据说耶稣是在那一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 。他因此也就往往不能辨别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办不到的。他缺乏道德观念,残忍,反复无常,具有病态的敏感和狂躁的反应,这些都使他从歇斯底里般的发狂转而成为盲目的固执己见和沮丧绝望。当形势转而不利于他的时候,这些特性就更显示出它们的破坏性。另一方面,当德军保持优势时,这位新手的莽撞大胆和别出心裁,也对德国陆军有所帮助。
1941年6月,德军比红军占有优势,这已是毫无疑问的事。苏联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当然能够比德国征集更多的兵员,凭它的经济也足以装备这些兵员;但是在1941年,红军的现代化工作虽然已在进行中,却远没有完成。
但是,它不缺少兵源。征兵的年龄标准降低了,服役期限延长了,这样,1941年它可以动员四百万人。此外,包括六百万青年在内的近一千万人正在进行集中军事训练。军官和军士的训练工作在新任军事委员铁木辛哥主持下迅速进行,约有一千名军官在军事学校中已初步学习了现代战术。大量富于战斗精神的共产党员参加了红军,红军干部中约有百分之五十五是持有党证的共产党员,可是政治委员已被撤销 [ 注:苏德开战后才撤销的 ] ,以便使军事领导人担负起更重大的职责。红军拥有二百零九个步兵师和三十二个骑兵师。
但是在1941年6月间,大量征召来的青年人还没有完成他们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部队的装备大部分是过时的。一些优良的武器原型已经制造出来,如具有望远瞄准镜和子弹自动进膛装置的步枪,一种机关枪和一种自动手枪,反坦克武器等。但是部队没有得到充分的供应,例如,大多数部队拥有的只不过是反坦克手榴弹。
苏联的炮兵比德国炮兵占优势,特别在迫击炮方面;他们配备有无后坐力炮;火箭炮(“喀秋莎”)在战前就已有了,配备火箭的飞机在芬兰战争中也已经试用过。但是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大炮是使用机械推进的,而且也只是用马力不足的农业拖拉机来牵引。坦克很不错,装备也很好,但是被苏联军事史学家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T-34型中型坦克,还只制造出很少的数量;尤其是,虽然某些独立装甲师已经组成,但是它们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装备,因此大多数装甲部队还不具备充分的战斗力。此外,红军没有任何大的工兵部队;它的辅助性服务机构很差,通讯工具也不可靠,因为是通过和平时期的电话和电报系统来进行工作的。最后,六千架俄国飞机都是过时的型号——伊-16型战斗机时速二百九十英里,携带炸弹二百二十四磅,而梅塞施米特-110型飞机携带一千一百二十磅炸弹,时速可达三百四十英里。仍在试制阶段的新飞机原型还没有一种投入大批生产。
苏联的军事经验限于国内战争、西班牙战争以及1938-39年与日本的战斗,尤其是同芬兰的战争。由于军事方针是根据不充分的经验制订的,从而就导致一些严重错误,诸如不善于运用大的装甲部队,或是把空军只用于战术行动。俄国的战略家们认为,步兵仍在战争中起着主要作用,在军事行动正式开始之前很久,军队可以从容调动和部署,他们所设想的攻击,仅限于有限的战线上,而没有设想战线可长达九十五英里,有时甚至超过一百九十英里。从基本上说来,他们与1939年时的法国将领们没有多少差别。
可是,苏联由于发展了与国防相联系的工业部门——特殊合金和机床,以及把工业中心和兵工厂迁移到乌拉尔地区,或在那里新建工业中心,使它自己能够坚持长期作战。共产国际和全国的共产党组织也给它提供了有效的“革命动力”。但是这些措施的有效力量直到后来才显示出来。
德国人虽然由于低估了苏联在人力和在坦克方面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相信俄罗斯人以外的少数民族会起来造反,因而低估了苏联的实力。但是在战争开始阶段,德国拥有巨人优势,而且由于它的对手没有经验和遭到突然袭击,这种优势更有加强。德国获得的胜利是如此之大,如果是一个幅员、人口和经济潜力方面比苏联小的国家,在这种打击下早晚就会被迫认输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